-
現況盤點
業者自行針對陳列及販售商品之現況,分類盤點使用一次性塑膠包材之情形,以掌握非必要包裝商品或可減少塑膠包裝者,其材質、數量及重量等,評估可減少塑膠包裝之優先推動品項。
-
設定具環保特色(如無塑、低碳、環保消費等主題之示範門市)的方向、環境獲益KPI指標及年度改善目標,並能夠讓消費者感受得到為目的。KPI指標建議可納入減少碳排、垃圾減量、民眾反應 等,其中可量化指標建議可依整體(品項數、銷售件數、重量)或 依單位平均值、比率等進行統計,並呈現改善前後變化情形。
-
選擇販售商品項目調整或包裝減量品項
-
依盤點結果及第四點之原則,規劃年度預計實施販售商品項目調整或包裝減量品項(包裝減量評估範例如附表)。
-
與商品供應商確認預計實施品項可行性並調整商品供貨之包裝方式,可優先推動自有品牌商品。
-
評估實施包裝減量成效是否符合年度改善目標,滾動調整之。
-
確認年度實施販售商品項目調整或包裝減量之品項。
-
供應鏈與陳列貨架調整。
-
執行並依實施情形滾動式檢討
定期(如每月或每季)統計執行成果,並依商品銷售情形、消費者反應、資源回收物或一般廢棄物清理數量之變化等與KPI指標,滾動檢討並調整實施內容,以期達成預期之年度改善目標。
-
環保理念溝通
利用櫥窗、地面、展架及影音顯示器等工具,向消費者傳遞環保觀念。溝通內容可包括環保商品介紹、鼓勵民眾自備(如環保杯)之優惠措施、減量效益等。